概要: 提炼角度: ——智者、仁者与长者 ——知识分子的良知 ——仁爱与恕道,独立与平等,中西文化的交融 ——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大家的“大”字 例6:林秀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温暖世道 ——闲事与难事(闲心与爱心) ——公益是谁的事? ——一个农妇的活法 ——在朴素教诲中成长的朴素人 ——做一时的好人与做一世的好人 ——做一件好事与做万千好事 —&mda
2017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九),标签:高三语文作文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提炼角度:
——智者、仁者与长者
——知识分子的良知
——仁爱与恕道,独立与平等,中西文化的交融
——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大家的“大”字
例6:林秀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温暖世道
——闲事与难事(闲心与爱心)
——公益是谁的事?
——一个农妇的活法
——在朴素教诲中成长的朴素人
——做一时的好人与做一世的好人
——做一件好事与做万千好事
——一个农妇的目光
——精神救助与物质救助
——美德与胸怀 www.kgf8.com
例7:黄舸:(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的阳光少年。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提炼角度:
——被命运丢弃的蜡烛
——和死神赛跑的孩子
——在悲哀中欢快地燃烧
——被善良点亮的生命
——被别人点亮与点亮别人
——揣着梦想前行
——生命之旅,感恩之旅
例8:微尘(“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为青岛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
提炼角度:
——“微尘”大爱
——渺小与伟大
——城市的良心
——微尘汇聚,细水成流
——来自身边的“微尘”
——一个爱心符号的背后(社会道义、慈善、公益、奉献、公民素质、社会风气、帮助、城市救助、机制……)
——与名利无关
提示1:
一、学习在同一个观点下、在同一个层面上找到合适的切分角度。
如责任可切分为这样并列的三个层次:对待社会、对待历史、对待自然;还可切分:对社会的、对父母的、对自己的;还可切分:抚养责任、教育责任、爱的责任等等。
二、学习给切分好的角度拟成相互照应的几句话,即分论点。以上面切分为例,可拟为:1、责任是我们对待社会的一种态度;责任是我们对待历史的一种态度;责任是我们对待自然的一种态度。2、责任是我们对社会的担当,对父母的承诺,对自己的交代。3、给他温饱,是抚养的责任;让他明理,是教育的责任;使他有情,是爱的责任。等等。
三、在每一个分论点后,有足以证明的材料,形成稳稳实实的本论。框架如下:论点一,证明;论点二,证明;论点三,证明……
四、并列展开的前后有总领和总结,构成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或者说序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说;明确主张;预示论点等)、本论、结论(综合论点;对论点反复强调等)
提示2:可以操作的一些小技巧:
一、拟小标题,使并列的角度更清晰。
二、注意过渡段、提示语的写作。
三、分说与分说之间形成呼应。
四、可以对照方式展开。 www.kgf8.com
提示3:考生最常见错误:
一、 论证的角度不在一个平面上。
二、 论证的角度虽有不同,但有交叉的关系。
三、 角度重叠。
四、 角度提领语平板,少概括力。
五、 此角度与彼角度之间缺少呼应。
2009年高考作文压轴经典训练实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