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作文指导2017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四)» 正文

2017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四)

[05-17 21:41:58]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作文指导   阅读:8152

概要: 「失误回放」(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种情况往往是片面孤立地理解材料,只是就某则材料或材料中的某个点展开论述,而忽视了各材料间的联系,缺少对于多则材料的整体把握。例如,上文第一题有学生脱离了“微笑”的具体语境,忽略了这种微笑是在公共场合的微笑而非职业微笑,是在优美环境里缺失的微笑而非在其它情境下缺失的微笑,因此,没有深入挖掘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没有意识到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人们的何种心态。 (2)目光短浅,浅尝辄止 这种情况往往是只看到材料的表面现象,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能意识到材料间潜藏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例如,上文第二题有学生或仅扣住“想做一个好兵”来谈“人生的正确定位”,或仅扣住“想当元帅”来谈“勇于争先,实现人生价值”,却没有想到两则材料的相通之处——自我定位,自我价值的认知。 「应对措施」多则材料作文概括的讲,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互补关系,即对同一问题作相同层面的描绘、阐述。一类

2017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四),标签:高三语文作文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失误回放」(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种情况往往是片面孤立地理解材料,只是就某则材料或材料中的某个点展开论述,而忽视了各材料间的联系,缺少对于多则材料的整体把握。例如,上文第一题有学生脱离了“微笑”的具体语境,忽略了这种微笑是在公共场合的微笑而非职业微笑,是在优美环境里缺失的微笑而非在其它情境下缺失的微笑,因此,没有深入挖掘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没有意识到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人们的何种心态。

    (2)目光短浅,浅尝辄止

    这种情况往往是只看到材料的表面现象,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能意识到材料间潜藏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例如,上文第二题有学生或仅扣住“想做一个好兵”来谈“人生的正确定位”,或仅扣住“想当元帅”来谈“勇于争先,实现人生价值”,却没有想到两则材料的相通之处——自我定位,自我价值的认知。

    「应对措施」多则材料作文概括的讲,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互补关系,即对同一问题作相同层面的描绘、阐述。一类是矛盾对立关系,即对同一问题提供两组相反的事例。审题时,不能只取一则材料而置另一则材料于不顾,要逐则分析,找出这几则材料的内在联系点,依此立意。这样的审题立意才会全面、深刻、辩证。 www.kgf8.com

    二、单则材料作文

    1.寓言故事类

    提供一则寓言或寄寓隐含某些哲理的寓意性材料,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展开议论。这类材料作文乍一看给考生提供的发挥余地很大,实际上审题立意的难度较大,一旦审题出了问题则会全盘皆输。如:

    天太冷,小鸟被冻僵了,于是它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好温暖,渐渐苏醒过来。它温暖而快活地躺着,不久开始唱起歌来。一只路过的猫听到歌声,便走过去看个究竟。循着歌声,猫很快发现了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

    请认真阅读上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点拨」这是一则寓言类的材料。寓言故事中的三个主体非常明晰:小鸟,牛,猫。三者各自的情节故事是这样的:

    小鸟——被冻僵了,因一堆牛粪而复苏;苏醒过来,温暖而快活地躺着,唱起歌来,被猫发现并吃掉。

    牛——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身上,使之复苏。

    猫——循着歌声,发现了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

    从牛和猫的角度不是太好立意,可从小鸟的角度立意。小鸟被冻僵了,因一堆牛粪而复苏,据此可立意:并不是每一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甚至可以联系现实引申“辱骂与打击有时也是一种爱护”。

    小鸟苏醒过来,温暖而快活地躺着,唱起歌来,被猫发现并吃掉,据此可立意:不可缺乏忧患意识,一得意便忘形。

    「失误回放」(1)舍本逐末,误解寓意

    没有立足于对关键语句、重要细节的品味,而是抓住次要信息,据此立意,偏离了材料的中心。例如,有学生仅仅依据“猫循着歌声,发现小鸟,将其吃掉”这一情节,大谈特谈猫的狡猾,谈人的防范心。

    (2)瞻前不顾后,偏离题旨

    找准了关键语句、重要细节,却没有整体把握,而只是孤立的片面的解读,曲解了材料透露出的重要信息。例如,有学生依据“苏醒过来,温暖而快活地躺着,在牛粪中唱起歌来”,竟然得出“不能满足现状”、“人生要有追求”等立意。

    (3)偷换概念,曲解寓意

    没能严格的依据材料概括信息,而是加入了自己先入为主的一些判断、认识,因此,据此得出的结论也是偏离材料旨意的。例如,依据“牛救了被冻僵的小鸟”,得出“无心的举动也可能会惠及他人”的立意。

    「应对措施」找出寓言故事中的不同主体,并严格依据材料概括出不同主体的故事情节,依据概括出的信息,瞻前顾后,整体把握,选择最适合立意的角度。 www.kgf8.com

    2.诗歌类

    这一类型的作文,有赖于对诗歌材料本身的解读。冷静品读,仔细体味,悟出诗的意蕴,把握住诗的主旨,才能确定写作的重心。如: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但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的苍白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点拨」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小诗,作者抓住露珠这个意象来观照和反映人生,次要的意象是枫叶和荷花。

    从露珠的角度来看,居枫叶之上则喜,居荷叶之上则悲,由此及彼,我们可以联想到有人处顺境洋洋自得,处逆境则委靡不振,据此可以“如何正确面对境遇”、“要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世界”为题展开。

    从叶和花的角度来看,枫叶的颜色为红色,荷花的颜色为白色,不同的背景使相同的主体呈现不同的状态,由此,似乎也可以从“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思想、品性,环境影响人的成长”、“环境改变人生(包括写家庭教育、社会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可以)”、“不同的环境(位置、岗位、角色、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人生价值(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等方面立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作文指导高三语文作文指导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作文指导
保存 | 打印 | 关闭
《2017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