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据王剑介绍,许多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从小学便开始了,而且教育的形式非常多样化,有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实习等等。他们非常注重学生对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定期组织一系列的模拟实践活动,年满14岁的学生则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打工,积累工作资本。这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同的,我们的很多学生只有在所谓学有所成之后才考虑定位问题,只有在面临毕业了才考虑职业问题。 在王剑看来,实习本来是个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好机会,但现在很多学校、很多专业的实习只是一种形式,学生整天关在“象牙塔”里怎么能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单位需要自己具有什么样的才能呢?王剑建议大学生主动出击,跟自己感兴趣的公司进行联络沟通,也可以预先选修一些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课程,或者参加培训。 IBM中国公司的选人标准中明确提到,如果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就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学校做项目的经验,以及在公司的实习经验的话,就可以更早地接触社会,学习管理项目,了解企业文化,更早地与团队合作。毕业后也就会更快地融入公司和更快地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IBM在北大的宣讲会上,
IBM、SONY等世界知名大公司开始进高校招聘,标签:招聘面试技巧,事业单位招聘面试,http://www.kgf8.com
据王剑介绍,许多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从小学便开始了,而且教育的形式非常多样化,有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实习等等。他们非常注重学生对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定期组织一系列的模拟实践活动,年满14岁的学生则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打工,积累工作资本。这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同的,我们的很多学生只有在所谓学有所成之后才考虑定位问题,只有在面临毕业了才考虑职业问题。
在王剑看来,实习本来是个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好机会,但现在很多学校、很多专业的实习只是一种形式,学生整天关在“象牙塔”里怎么能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单位需要自己具有什么样的才能呢?王剑建议大学生主动出击,跟自己感兴趣的公司进行联络沟通,也可以预先选修一些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课程,或者参加培训。
IBM中国公司的选人标准中明确提到,如果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就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学校做项目的经验,以及在公司的实习经验的话,就可以更早地接触社会,学习管理项目,了解企业文化,更早地与团队合作。毕业后也就会更快地融入公司和更快地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IBM在北大的宣讲会上,有学生提问:“公司对参加过暑期实习的学生和没参加过的学生会不会区别对待?”该公司负责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的经理张荣明确回答:“实习计划是我们招聘计划的一个部分,在实习计划中参与IBM项目并表现优秀的学生,我们会优先录用。”
工作履历最怕空白 踏出第一步是关键
据《华西都市报》11月12日报道,今年7月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毕业的王豪,在4个月一直没能找到工作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当天新浪网转载了这条消息,很快网友们的评论就达到了几百条,一时间就业压力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尤其是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所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姚裕群教授认为,姑且不说王豪之死的是与非,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重是个不争的事实。首先,大学的连年扩招使我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已经达到国民人数的17%以上,超过了“15%”这个国际上定义精英教育水平的通用分界线,大学毕业生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香饽饽”了。而很多学生和家长仍然认为上了大学,毕业后就应该做干部、专家、经理,而不会想
到应该从底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其次,大学里所学的很多东西并不适合市场的需要,过去认为某个专业是热门,进入的学生太多,结果毕业的时候就“滞销”了,这是结构性的问题。另外,高校逐年扩招,难免出现教育水平下降的情况,很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状况更像是职业教育,但又缺乏真正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学生的操作能力差,不被用人单位认可。
前程无忧的王剑认为,王豪的轻生是个极端的特例,不具有代表性。他认为,这个压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为学校的教育模式,学校对学生相关教育的缺失。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学校“生产”出来的“商品”没人要,难道要一味地强调是“商品”自身的问题吗?同时,王剑也说,总体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其实,市场上的人才缺口完全可以吸纳大学生,关键是真正需要大学生的地方(比如基层,比如西部),往往又是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去的地方;很多人的兴趣点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大公司,就业压力当然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就业压力大并不是说他们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他们想像中的好工作。王剑建议大学生,就业心态应该理智,起点高固然好,起点低也没什么,挣得少总比没有工作强,工作履历上最可怕的是一片空白,所以毕业生踏出第一步是最关键的。
上一页 [1] [2]
Tag:招聘面试,招聘面试技巧,事业单位招聘面试,常用公文 - 招聘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