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所谓平实,指语言力求准确、朴素,把握特征,实事求是,往往不伯铺叙、描写、想象、渲染、抒情和夸 张。 所谓得体,一指内容要得体,符合试题要求;又指外部语境,要根据交际的对象、场合、目的及话题恰当 选择词句和表达方式。 www.kgf8.com 二、见微知著——研究考查题型 恢复高考二十年来,应用文写作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考查方式非常灵活。就写作篇幅言 ,一是大作文,如书信命过两次,一次是1985年,要求以澄溪中学学生会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信, 反映我国的环境污染。第二次是1989年,就报考问题给好友写一封回信;二是小作文,这种形式,在全国卷、 上海卷、“三南”卷中都多次出现,尤以上海卷为最,涉及到应用文方方面面。如1987年全国卷要求用190个字 写“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这则消息,1990年上海卷要求用250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考应用文写作考查谈略,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资源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所谓平实,指语言力求准确、朴素,把握特征,实事求是,往往不伯铺叙、描写、想象、渲染、抒情和夸 张。
所谓得体,一指内容要得体,符合试题要求;又指外部语境,要根据交际的对象、场合、目的及话题恰当 选择词句和表达方式。 www.kgf8.com
二、见微知著——研究考查题型
恢复高考二十年来,应用文写作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考查方式非常灵活。就写作篇幅言 ,一是大作文,如书信命过两次,一次是1985年,要求以澄溪中学学生会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信, 反映我国的环境污染。第二次是1989年,就报考问题给好友写一封回信;二是小作文,这种形式,在全国卷、 上海卷、“三南”卷中都多次出现,尤以上海卷为最,涉及到应用文方方面面。如1987年全国卷要求用190个字 写“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这则消息,1990年上海卷要求用250字左右,为某退休教师写欢送辞,1991年 上海卷要求用23字内拟电报稿,1993年上海卷要求用200字内写出介绍“上海之夏”节目的播讲稿,1995年上海 卷要求用150—200字篇幅,就学校最近举行的一次活动(运动会、艺术节或主题班会)写一则消息等。
就命题的形式看,应用文写作主要采用材料作文,没有一次采用命题作文。此外,除了整篇写作外,还采 用填充式补写、修改式写作等多种方式。就题型而言,有客观性选择题,更多的则是采用主观表达式。就试卷 结构安排看,应用文写作有放在“写作”部分,也有放在第Ⅱ卷试题测试之中(着重考查语言运用)。就考查 的内容看,有从修辞角度“根据表达方式、目的和交际场合、对象的差异,做到用语得体”的考查,更多的则 是布局谋篇、联缀成文能力的考查。如1992年全国卷第20题对一段广播稿文字用选择方式作语言修改,1993年 全国卷要求对一个“学术讨论会”的报道语言进行删改,1993年全国卷第21题要求代校团委拟一个“通知”的 正文,1994年全国卷第21题针对一则启事作标题修改,1995年全国卷第30题要求修改留言条,等等。这些应用 文试题都放在第Ⅱ卷,结合“语言知识及运用”进行考查。此外,诸如消息(87年)、书信(85、89年)、广 播稿(93年六省、市)等,都放在“写作”部分,进行整篇写作能力考查。大、小作文,交错互见,考查方式 灵活多变。
三、精思傅会——写出考场佳作
明确了高考对应用文写作考查的方式及内容,复习备考训练就会有的放矢了。要完成应用文写作考查题, 必须从准确、得体入手。
先谈准确。主要指应用文语言应简明平实,表意准确。请看下题:
根据下面说明,完成后面两题(1994年21题)。
“育人财会职业高中”为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标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 预聘毕业生”。该标题意思表达得不准确。请分别按以下两项要求对该标题进行修改。(修改后要符合刊登启 事的本意,学校全称不得改动。)①保留“预聘”一词,不超过15字。②不用“预聘”一词,不超过13字。
完成此题,关键在于准确掌握“预聘”一词。启事的标题所传达的信息应与启事内容传达的信息一致、对 应,否则就失之恰当了。原标题义有两歧,含混不清,若换成“欢迎预聘”或“毕业生待聘”之说就表意准确了。 www.kgf8.com
再如:读下面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1993年20题)。
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
─────────
①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 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 ─────────────── ──────
②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③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七十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 ────────────
④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
────────────
⑤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术讨论,在某些问题 上提出了一些新 ── ──────────────
⑥ ⑦见解。──
①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__。
②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__。这句可改为__。
本题旨在通过修改方式对消息用语简明进行考查,解题时可根据材料暗示,逐句逐处检查:①属标题,完 整准确,不能删减。②处系导语,应简明扼要地点明全文中心思想或写出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此句符合,不宜 删。③处导语紧承第一句,显得罗唆重复,应删去。④处也不宜删,删掉则无主语,弄不清什么是“新概念” 了。⑤处是研究的对象,不能全删,但“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已出现过三次,不够简明,可用“对这两个问题 ”来指代。⑥处可删,因前面已有提示。⑦处不宜删简,这是会议的一项内容,删则报道不全。纵观全题,应 删去的是③⑥,简略⑤。 www.kgf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