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虚词误用例析» 正文

虚词误用例析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知识点   阅读:8748

概要: 虚词的正确使用在高考试题中每年都出现,或单独设为一道题,或与实词考查合为一道题,题型一般为虚词使用正误判断或选择正确的虚词填空的形式。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考查中涉及到连词、介词、代词、副词、助词。出现的错误要么不明关系,要么位置颠倒,要么弄错词义,要么搭配不当……笔者就虚词使用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整理分析,以资学生复习好虚词使用这一考点。 一、指代不明代词使用往往出现指代不明的错误,一是在说话或引述他人的话语时,人称代词转换出现错误或指代不确定;一是指示代词"这""那"的指代出现错误。 例1、当其他乘客都走下了飞机后,我才看到李强陪着一个头发胡子很长的人最后走下来,他手里提着一个箱子。 例2、在农村时,我和张华住在李大伯家里。当时,我高兴地对张华说:"那里就是我的家啊!"例1"他"是指"李强"还是指"头发胡子很长的人",属于指代不确定,造成句子表达不明确。例2从句子中"当时&q

虚词误用例析,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虚词的正确使用在高考试题中每年都出现,或单独设为一道题,或与实词考查合为一道题,题型一般为虚词使用正误判断或选择正确的虚词填空的形式。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考查中涉及到连词、介词、代词、副词、助词。出现的错误要么不明关系,要么位置颠倒,要么弄错词义,要么搭配不当……笔者就虚词使用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整理分析,以资学生复习好虚词使用这一考点。

    一、指代不明代词使用往往出现指代不明的错误,一是在说话或引述他人的话语时,人称代词转换出现错误或指代不确定;一是指示代词"这""那"的指代出现错误。

    例1、当其他乘客都走下了飞机后,我才看到李强陪着一个头发胡子很长的人最后走下来,他手里提着一个箱子。

    例2、在农村时,我和张华住在李大伯家里。当时,我高兴地对张华说:"那里就是我的家啊!"例1"他"是指"李强"还是指"头发胡子很长的人",属于指代不确定,造成句子表达不明确。例2从句子中"当时"看,所说内容应是当时的情况,所以指示代词"那里"误用,应该改为"这里",才能与句子表达一致。

    二、滥用介词滥用介词有如下现象,一种是滥用造成无主语的毛病;一种是"对""对于"错用造成主客颠倒的毛病。

    例3、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例4、焦玉录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例3"从……中"这个介词短语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可以删去,让"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做句子的主语。例4由于"对于"介引的对象不恰当,而导致句子出现了主客颠倒的毛病,"对于"介引的对象应该是"焦玉录这个名字".

    三、位置不当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使用不恰当,也造成虚词误用。一是否定副词在把字句、被字句中放在"把""被"字之前;一是复句中关联词的位置:分句间的主语一致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反之,放在主语的前面;一是单个连词"至于""否则""以至""以致""反而""进而""从而"等一般放在后一个分句的前面。

    例5、张大夫把病人的病情没搞清楚就开处方,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例6、必然性不仅和偶然性互相联系,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例7、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有最后决定。

    例5中的否定副词"没"应该放在"把"字的前面,该句却放在了"搞清楚"之前,导致位置错位的毛病。例6从两个分句来看,主语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不仅"应该放在"偶然性"后面。例7"至于"表示另提一事,只能用在后一件事上,而该句却把它放在第一件事"报考师范类院校"之前,导致了位置不当,应该把"至于"放在后一件事"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之前。

    四、重复多余虚词使用应该切合语境,如果不合语境而多用虚词,往往会造成 累赘、重复,甚至破坏句子的结构。常见病例有:多用而造成语意重复,成为多余;不可用处而用造成多余,破坏句子结构。

    例8、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例9、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例8"应邀"就包含着被动意思,再加上"被"就造成重复多余。例9"从而"是连词,表示结果和目的。一般来说,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此句前后不构成上述关系,加上之后多余并且造成语病,可删去"从而". www.kgf8.com

    五、脱漏残缺滥用或多用虚词会影响句子的表达,同样,当用处却没有用,也会影响句子的表达。如助词脱漏、必要关联词语残缺等。

    例10、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材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例11、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例10由于缺少虚词,造成了句子有歧义。大家是对护林员"揭发问题"感到气愤,还是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材"感到气愤?按照语意,应该是对后者感到气愤,所以应该在"揭发"后面补上助词"的".例11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递进关系,前句用了关联词"不仅",而后一分句却没有接应的关联词语,致使句子出现毛病,应在后一分句前加上"也"来照应"不仅".

    六、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常常需要搭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关联词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1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例12关联词"无论"不能与连词"和"搭配,只能与"还是"搭配,组成"无论……还是……,都……"的固定结构。该句将"无论"与"和"搭配,出现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七、不明词义虚词虽然不象实词那样意义实在确定,但是却有一个用法上的意义。再者,有些副词或介词由动词软化而来,所以在选择和判断虚词使用时必须明辨虚词的词义,才能更好地做出判定。

[1] [2]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虚词误用例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