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小升初小升初语文句子变换-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 正文

句子变换-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

[10-19 22:33:56]   来源:http://www.kgf8.com  小升初语文   阅读:8335

概要:(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方法:1、在句子中加上 难道+不+吗?怎么+不+呢?怎能+不+呢?2、读改好的反问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与原句相同。(特别注意反问句后面要有“?”号)小练习: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十万枝箭三天是造不成的。(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1、删除句子中的反问成分,问号改为句号。2、读改好的陈述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与原句相同。小练习:这怎么忍受得了呢?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三)缩句。方法:1、找出主要动词。2、删除句子中“的”“地”前,“在”“从”“得”后的修饰成分。3、看句子是否还含有其它修饰成分,若有,删去。4、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句子是否保留了“名+动”或“名+动+名”的形式。小练习

句子变换-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标签: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www.kgf8.com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方法:

  1、在句子中加上 难道+不+吗?

  怎么+不+呢?

  怎能+不+呢?

  2、读改好的反问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与原句相同。

  (特别注意反问句后面要有“?”号)

  小练习: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十万枝箭三天是造不成的。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方法:

  1、删除句子中的反问成分,问号改为句号。

  2、读改好的陈述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与原句相同。

  小练习:

  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三)缩句。

  方法:

  1、找出主要动词。

  2、删除句子中“的”“地”前,“在”“从”“得”后的修饰成分。

  3、看句子是否还含有其它修饰成分,若有,删去。

  4、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句子是否保留了“名+动”或“名+动+名”的形式。

  小练习:

  1.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

  2.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

  3.听到这个消息,王明高兴得跳起来。

  4.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四)直接语句改为间接语句(第三人称叙述)

  一般方法:

  1、提示语部分不变

  2、将[:“”]改为[,]

  3、若直接语句中只出现了一个人称,而且这个人称就是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人,只要将这个人称改为“他(她)”

  若直接语句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人称,而且这两个不同的人称分别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两个人,那么,要将代表提示语的第二个人的人称用提示语中的名称代替,将代表提示语中第一个人的人称用“他(她)”代替

  4、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小练习: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齐白石对毛主席说:“如果您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以后,再给您重画。”

  3.母亲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

  4.李明说:“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赶上大家。”

  5.王老师对小军说:“你的生日我知道了。”

  6.我对外祖父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Tag:小升初语文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小升初 - 小升初语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句子变换-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