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三学习初三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初三化学知识点:酸的通性 pH» 正文

初三化学知识点:酸的通性 pH

[10-19 22:43:03]   来源:http://www.kgf8.com  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   阅读:8974

概要: 【重点难点解析】 1.怎样理解并掌握酸的通性? 可以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演绎法. (1)要正确掌握酸与金属的置换反应,需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把这15种元素分成3段: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必须注意:单质铁与酸的置换反应,生成二价铁的化合物,如:Fe+2HCl FeCl2+H2↑;而铁的氧化物与酸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通常不变,如:Fe2O3+6HCl 2FeCl3+3H2O. 金属+酸→盐+H2↑,此条通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金属必须是位于金属活动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 (2)酸常用稀H2SO4或盐酸,不用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和浓H2SO4,因为这两种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也不用很弱的酸以及不溶性酸(如H2SiO3),因为这两类酸一

初三化学知识点:酸的通性 pH,标签: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梳理,http://www.kgf8.com

【重点难点解析】 1.怎样理解并掌握酸的通性? 可以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演绎法. (1)要正确掌握酸与金属的置换反应,需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把这15种元素分成3段: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必须注意:单质铁与酸的置换反应,生成二价铁的化合物,如:Fe+2HCl FeCl2+H2↑;而铁的氧化物与酸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通常不变,如:Fe2O3+6HCl 2FeCl3+3H2O. 金属+酸→盐+H2↑,此条通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金属必须是位于金属活动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 (2)酸常用稀H2SO4或盐酸,不用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和浓H2SO4,因为这两种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也不用很弱的酸以及不溶性酸(如H2SiO3),因为这两类酸一般不能跟金属起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3)生成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的,若是不溶性或微溶性的盐,会覆盖在金属表面,使金属和酸液隔离,阻止了反应的进行,如铅与硫酸反应,生成不溶性硫酸铅覆盖在铅表面,阻止置换反应继续进行. (4)酸+碱性氧化物→盐+H2O,此类反应只需满足参加反应的酸是强酸或中强酸. (5)酸+碱→盐+H2O,此类反应必须满足反应的酸和碱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性的. 应注意中和反应的前提是酸跟碱的反应,不能认为“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如:CuO+ H2SO4=CuSO4+H2O是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虽然生成了盐和水,但这不能叫中和反应.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此类反应必须是由强酸制取弱酸,由不挥发性酸制取挥发性酸,由稳定性酸制取不稳定性酸. 酸具有通性的根本原因,在于酸能电离出氢离子,但由于酸根不同,在性质上又各有区别.     例如:HCl与H2SO4都能与Na2CO3反应: 2HCl+Na2 CO3 2NaCl+CO2↑+H2OH2 SO4+Na2 CO3 Na2SO4+CO2↑+H2O 这两个反应都是H+的性质,而 HCl+AgNO3 AgCl↓+HNO3  是Cl-的特性 H2SO4+BaCl2 BaSO4↓+2HCl  是SO42-的特性 因此检验Cl-,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SO42-,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   2.酸碱性和酸碱度有何不同?怎样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酸碱性是定性地表示某溶液呈酸性还是呈碱性;而酸碱度是定量地表示某种溶液酸性或碱性强弱的程度. 测定溶液的酸碱性,通常是在溶液中滴入几滴酸碱指示剂,如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石蕊由紫变红表示溶液呈酸性,石蕊由紫变蓝或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表示溶液呈碱性. 粗略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试纸,测定的方法是将待测定溶液滴在pH试纸上(注意:不可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也不能用水先将pH试纸润湿),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常用的稀溶液的pH范围一般在0~14之间,pH小于7的呈酸性,大于7的呈碱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3.酸溶液与酸性溶液是不是一回事? 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它显酸性,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酸性溶液是显酸性的溶液,溶液中也有氢离子,但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氢离子,因此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NaHSO4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除了氢离子外还有钠离子,所以也表现出酸性,可使石蕊变红色,但NaHSO4只是呈酸性的溶液,不是酸溶液.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此话对吗? 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可以说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不能说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 【命题趋势分析】 1.考查酸具有通性的原因,不同酸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的原因. 2.pH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pH与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核心知识
【基础知识精讲】 1.酸的分类与命名   分类方法 类  别 名  称 实  例 根据组成中是否含氧元素 含氧酸 某酸或亚某酸 H2SO4、H2SO3 无氧酸 氢某酸 HCl、H2S 按酸分子电离时生成H+的个数 一元酸 某酸、亚某酸、氢某酸 HNO3、HCl 二元酸 H2SO4、H2S 三元酸 H3PO4 HCl、HNO3分别俗称盐酸、硝酸. 1.     酸的通性(填写下表) 2.       实    验 稀HCl 稀H2SO4 酸  的  通  性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         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无色酚酞试液         金属 锌         酸+多种活泼金属 盐+氢气 (不包括浓H2SO4HNO3) (金属活动顺序表H前面的金属) 铁         铜         金属氧化物 锈铁钉铁锈(Fe2O3)         酸+某些金属氧化物 盐+水 氧化铜    色粉末         碱 氢氧化铜   色粉末         酸+碱 盐+水 盐 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     酸+某些盐 新酸+新盐 加BaCl2溶液再加稀HNO3     Na2CO3溶液             3.溶液的酸碱度通常用pH表示,有关pH的知识见下表     Ph 作    用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比较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范    围 从0到14. 变化规律 pH越小,表示溶液酸性越强;pH越大,表示溶液碱性越强.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1.pH<7:表示溶液呈酸性; 2.pH=7:表示溶液呈中性; 3.pH>7:表示溶液呈碱性. 测试方法 用玻璃棒蘸少量待测液于干燥的pH试纸上,等其变色后再对照标准比色卡,即可测得pH.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 (1)Cu+2HCl=CuCl2+H2↑ (2)Zn+2HNO3=Zn(NO3)2+H2↑ (3)2Fe+3H2SO4=Fe2(SO4)3+3H2↑ (4)Zn+2HCl=ZnCl2+H2解析  判断金属与酸的反应方程式主要考虑金属的性质和酸的性质. 解答:(1)不正确.金属能否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要考虑金属在活动顺序中的位置,铜排在氢后面,不如氢活泼,反应不能发生. (2)不正确.硝酸具有氧化性,它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3)不正确,铁在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铁一般显+2价,所以反应生成的应该是FeSO4,而不是Fe2(SO4)3. (4)正确.   例2  用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够正确表示反应情况的图示是下图中的        图.A表示       的反应情况,B表示        的反应情况. 解析  由图可知(甲)图A产生氢气需时间长,速率慢,B的速率快,由此推断:A为铁,B为镁.但相同质量的铁和镁与足量的硫酸反应,镁放出氢气多于铁,与图(甲)相矛盾,故(甲)图不能正确表示反应情况,(乙)图符合反应情况.   (乙);铁;镁.   例3  在盛有少量氧化铜、铁、铜的混合物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热,完全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         ,在滤液里存在的物质是           . 解析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能跟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因此铁能被稀硫酸溶解,而Cu不能溶解于稀硫酸.由酸的通性可知,绝大多数的金属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硫酸铜和水(在此不必考虑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综上所述,滤纸上剩下铜,滤液里含有FeSO4和CuSO4.   例4  下列物质加入盐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显变化的是(    ) A.Zn      B.AgNO3      C.Na2CO3      D.NaOH 解析  反应后pH无明显改变,即反应前后溶液的酸碱度基本相同,即本题中盐酸里H+个数不会明显减少.Zn+2HCl ZnCl2+H2↑,即由盐酸变为氯化锌溶液,H+大大减少,pH明显增大.Na2CO3+2HCl 2NaCl+CO2↑+H2O,由反应前的盐酸变为氯化钠溶液,H+大为减少,pH明显增大.NaOH+HCl NaCl+H2O,这是酸碱中和反应,pH必然会明显改变,只有HCl+AgNO3 AgCl↓+HNO3,在消耗HCl的同时生成HNO3,溶液中H+的个数并未改变,则酸碱度未明显改变,即pH未明显改变.综上所述,本题选B. 【课本难题解答】 1.有一瓶溶液pH是4.5,若使溶液的pH升高,可采用什么方法. 使pH升高的一般方法:根据平均法的思维原则,使pH升高可加入比溶液pH大的溶液,因此可选用碱溶液或蒸馏水,加碱可与酸中和至中性,若碱过量可至碱性即pH>7,但由于水的pH=7,因此加水无论怎样也无法使pH≥7,只能使pH无限接近于7. 2.把足量的稀H2SO4加入盛有少量CuO和Cu的混合物的试管里,加热后过滤,在滤纸上剩下什么物质,在滤液里含有什么物质? 分析: 1.根据酸的通性判断CuO、Cu能否与稀H2SO4反应,然后思考生成物能否溶于水. 2.思考“足量”与“少量”的关系,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是否有过量的物质. 3.思考“为什么加热后过滤”其目的是什么?


Tag: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梳理初中学习 - 初三学习 - 初三化学 - 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初三化学知识点:酸的通性 pH》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