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中小学教育高中学习高考学习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文言文常用句式» 正文

文言文常用句式

[10-19 22:41:23]   来源:http://www.kgf8.com  高三语文知识点   阅读:8302

概要: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4.“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5.谓语前用副词“乃&rd

文言文常用句式,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4.“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②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www.kgf8.com

    (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7.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

    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www.kgf8.com

    (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

    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

    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

    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客孟尝君>)──“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高中学习 - 高考学习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知识点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文言文常用句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