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www.kgf8.com 已 "已"当做虚词,可作副词、连词与助词。 1.用作副词。 (一)表动作
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七),标签:高三语文知识点大全,高三学习方法,http://www.kgf8.com(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www.kgf8.com
已 "已"当做虚词,可作副词、连词与助词。
1.用作副词。
(一)表动作行为、事情的完成或时间的过去,相当于"已经".天下已定,皇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牛困人饥日已高。(《卖炭翁》)
(二)表两件事之间相隔时间短暂,常用"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不可以见寒。(《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指南录〉后序》)
(三)表程度很高或过分,常放在形容词之前,相当于"太".夫十月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已"同"以",和"来""后""东""西""上""下"等结合,表示对时间、范围等的限定。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版》)
3.用作助词。 "已"放在句末表示动作行为的既成状态,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语气,相当于"了";有时"也已"连用,加强语气。有时也表感叹,相当于"啊".是善恶之分也已。(《荀子。恶性》)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夫 "夫"当作虚词,可用作代词和助词。
1.用作代词。
"夫"作代词常放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表近指与远指。
(一)表近指,相当于"这"或在"这"后加适当的量词。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二)表远指,相当于"那"或在"那"后加适当的量词。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用作助词。
(一)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也可用复音虚词"且夫",不必译出。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问说》)
(二)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或"了".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问说》)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