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高分吧范文写作工作总结学校工作总结中国高校病入膏肓多少人看不起学校?» 正文

中国高校病入膏肓多少人看不起学校?

[09-10 17:55:29]   来源:http://www.kgf8.com  学校工作总结   阅读:80

概要:6月7-8日,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高考)在全国同时进行。3个月后,又一批学子即将踏入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进行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学习。台湾作家张小娴曾在她的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望着孩子的背影,忍不住发问:“世界啊,今天我把一个孩子给了你,若干年后,你会还给我一个怎样的孩子呀?”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不容乐观的现实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并非易事。20XX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董姓女博士生,自杀身亡。3月1日,华南农业大学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是该校十天内发生的第三起大学生自杀事件。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来已在30%以上。同时,大学生自杀人数也在近些年呈急剧上升趋势。525,谐音“我爱我”。从20XX年起,每年的5月25日这一天被定义为“北京大学生

中国高校病入膏肓多少人看不起学校?,标签:小学学校工作总结,初中学校工作总结,http://www.kgf8.com
6月7-8日,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高考)在全国同时进行。3个月后,又一批学子即将踏入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进行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学习。
  台湾作家张小娴曾在她的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望着孩子的背影,忍不住发问:“世界啊,今天我把一个孩子给了你,若干年后,你会还给我一个怎样的孩子呀?”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不容乐观的现实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并非易事。
  20XX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董姓女博士生,自杀身亡。3月1日,华南农业大学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是该校十天内发生的第三起大学生自杀事件。
  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来已在30%以上。同时,大学生自杀人数也在近些年呈急剧上升趋势。
  525,谐音“我爱我”。从20XX年起,每年的5月25日这一天被定义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如今,这一天已经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旨在关注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逐渐得到重视,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活动在高校如火如荼展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并不让人乐观。
  “看不起学校”——20XX年1月7日,23岁的重庆某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XX级学生周家亮,在自动退学申请书的“退学理由”一栏郑重地写下了这五个字。随后,在校方对这一申请予以批准后,周离开生活了三年的大学校园,结束了其大学生涯。
  时隔4个多月后的5月25日,周家亮自费开通“中国教育改革论坛”网站,他这样解释建此网站的原因,“通过和现行教育体制的支持者们论战,解决‘教育有没有问题’‘教改有没有必要’两个基本问题。”
  周的言行,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他为“中国最牛的大学生”,有人称他的做法“狂妄”,还有人说周家亮想做中国的比尔·盖茨。对最后一种看法,他特别声明:“比尔·盖茨当年退学是因为想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创业,而我退学的原因是因为看不起学校。”
  周家亮对媒体坦陈“看不起学校”的理由:“比如教授的内容、方式,我都不满意,照本宣科,内容与实际挂不上钩,师资力量薄弱。”
  对此,有人甚至在网上发表文章质问:“中国到底有多少人看不起学校?”那么,我们的大学究竟怎么了?人文精神何在?
  “大学正是一个人思想的转型时期,是一个人应该去思考自己该走怎样的路,思考自己未来人生方向的阶段,但是,对于我国大多数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惟一思考的就是怎样考上一所好大学。我们的教育太过片面追求智育,而忽略了对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整体人格培养。”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长钱逊接受《小康》采访时认为,目前大学生自杀等类似事件的频频爆发,排除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外,我国的高等教育甚至是整条教育链在其中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绝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也绝非偶然的个体行为。这其实是我国的教育问题延误到大学阶段的一次总爆发,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谈到大学教育,我觉得首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我们的高校、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目前我们的高校教育给了学生什么样的精神营养,让他们能心智成熟地成长?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对此,我个人是很失望的。”原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燕杰对《小康》并不讳言。
  5月13-14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重塑大学精神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旨在反思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环境建设,探讨高校大学精神的重塑之道。
  《小康》为此走访了北京的部分高校,并就相关问题对学生展开了一项随机调查。谈到目前的校园生活,很多人用“无聊”、“乏味”来形容,而对“业余时间一般会干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是“上网、聊天、无所适从”。
  “大学的传统是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社会的良心在大学,而我认为现在的大学精神已面临崩溃,这不是危言耸听。”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谈到目前的大学精神时痛心疾首。
  “我们的校园文化目前非常贫乏。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道德礼仪正逐渐在高校丧失,其中尤为突出的一点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度急剧下滑。”当《小康》就上述现象采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郭海燕时,郭用了“病入膏肓”四个字来形容目前高校的人文环境。
  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高等教育人文素质建设方面确实加大了力度,但一些弊病还是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了。
  谈到目前高校教师论文造假、学术剽窃事件集中的频频曝光,郭海燕认为除了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外,与目前高校的一些评估机制有密切关系,“教师评职称要求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篇论文,你说,全国总共有多少核心期刊?如此硬性的要求造成的负面结果就是一些教师花钱买版面、托关系走后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术腐败。”而此类事件的发生,学生又是怎样的看法?在《小康》的随机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此嗤之以鼻,有人甚至认为这是“缺乏师德、辱没师道尊严。”
  “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郭建议应在大学建立“教授委员会”,成员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以此来真正监督学术纪律,维护学术尊严。“大学里,其实存在着两套系统,一套是由教师组成的教学系统;另一套则是由管理者组成的管理系统。只有互相监督才能保障教师在学术上真正做到自律。”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学校工作总结小学学校工作总结,初中学校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中国高校病入膏肓多少人看不起学校?》相关文章